喜欢看体育赛事的人对此疗法一定不陌生,经常可以看到运动员们在比赛前接受这一治疗来减轻疼痛。但很多人认为封闭疗法弊大于利,只是一种暂时性的止疼方法,也有很多人认为接受封闭疗法可能会成瘾。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封闭疗法,以及封闭疗法有哪些利与弊。
封闭疗法是什么?
封闭疗法又称化学性神经阻滞,指利用利多卡因、布比卡因等麻醉药物,配合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,通过阻滞感觉、交感神经,直接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激素发挥抗炎、抗过敏作用,从而获得消除炎症、解除疼痛、改善功能的疗效,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.

封闭疗法的适应证
1.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,如滑囊炎、腱鞘炎、腰肌劳损、肩周炎等。
2.周围神经卡压,如腕管综合征、肘管综合征等。
3.关节炎,如骨关节炎、痛风性关节炎等。

封闭疗法的禁忌证
1.穿刺部位或者附近皮肤有感染。
3.有消化道反复出血史,特别是近期有消化道出血者。
8.注射部分附近X 线片提示有骨或软组织病理性病变,如骨肿瘤。
封闭疗法常用药物
1.麻醉药物: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,布比卡因等。(1)复方倍他米松(得宝松):有比较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。多数患者1 次局部封闭后症状即可缓解,如局部封闭后症状未能缓解者,2~3 周后可再注射1 次,2~3 次为1 个疗程。(2)醋酸曲安奈得(确炎舒松):是一种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,属于糖皮质激素。主要起抗炎和抗过敏作用。局部封闭时两周1 次。使用时可添加局麻药物。
封闭疗法后处理
局部封闭后缓慢活动关节,使药物能在关节间隙和软组织中充分分散开来。若注射部位出现肿胀、发红、皮肤温度升高或体温超过38℃等情况,应及时来院就诊,以排除感染发生。封闭治疗后疼痛缓解是由于麻醉药物的暂时镇痛作用,疼痛会在几小时后恢复,在皮质激素作用下疼痛会在1~2 天的时间内再次减轻。
常见疑问与解答
(1)封闭疗法会上瘾?长期或大剂量地使用,确实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,也可能产生依赖性,即人们所说的“成瘾”。但事实上封闭疗法每次使用激素剂量很小,且用药时间间隔和次数都有限制,正确规范的封闭疗法一般是安全有效的。
封闭疗法并非只有止痛作用。它对神经末梢的麻醉作用阻止了局部病变向中枢传输的疼痛信号,切断恶性刺激的传导,阻断病理机制中的恶性循环,使神经系统得到休息、修复的机会。同时还具有消炎作用,改善受损部位的血供,消除肌肉、韧带、关节囊的无菌性炎症。
封闭疗法由于注射药物多为激素,因此可能存在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、骨质疏松、麻药过敏和毒性反应,还可能出现韧带断裂、皮下萎缩等局部并发症。但只要准确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,在正规医院听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,一般不会产生这些危害。因此不必谈“封闭”便拒绝。
最后,封闭疗法作为一种快速起效,直达病灶的治疗手段,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着,它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神药,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。认识封闭疗法,正确看待其利与弊,至少我们在治疗手段上多了一个选择,不必听到封闭疗法便拒绝。